佛山味道:保護老字號,打造特色品牌
導讀
為佛山而來,為一碟嫩滑爽鮮的魚生,為一塊香甜酥脆的盲公餅,為一碗奶香濃郁的雙皮奶……吸引著人們前來的不僅是那一口滋味,更是美味背后的一個個具有獨特競爭力的區域美食品牌。
近年來,佛山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契機,在食品品牌建設上勤耕不輟,從品牌的誕生到崛起,從“老品牌”的煥新生機到“新品牌”的勢不可擋,以品牌建設引領現代食品高質量發展,佛山闖出了一條從品牌產品到品牌企業,從品牌產業到品牌城市的特色發展道路。
NO.1
老字號,盤起!
歷經百年的四代傳承,從家庭小作坊到行業知名品牌的“周大娘牛乳”便是佛山傳統老字號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
“以前家族三代人都是家庭作坊式,沒有什么品牌意識,到我這一代才把‘周大娘’這個品牌做出來?!敝艽竽锱H榉沁z傳承人周惠貞表示,她從母親手上傳承傳統牛乳制作技藝,嘗試牛乳入菜,開發各種甜品,打造非遺傳承基地,讓學子可以親手體驗牛乳制作過程。如今的周大娘牛乳已經開設了11家分店,讓牛乳走到了省外,也讓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穩穩接住了“傳承”與“創新”的接力棒。
經歷了歲月洗禮的老字號,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一座城市文化的見證,也是城市品牌的延續。傳統品牌建設如何“老樹抽新枝”,實現破圈突圍?佛山在練好“內功”的同時,不斷尋求新的突破。
“保護好老字號就是保護好佛山的歷史,新時代下,我們大力支持老字號,積極應對市場轉型升級,同時保留老字號自身的特色,加強老字號品牌建設?!狈鹕绞猩虅站窒嚓P負責人表示。
佛山以真金白銀和真心實意在老字號品牌建設領域頻下苦功,鼓勵支持老字號企業參加“佛山老字號”認證?!胺鹕嚼献痔枴闭J證涵蓋餐飲、食品、釀造、醫藥等各行各業。2020年,佛山出臺《佛山市粵菜(名店、名菜、名點)品牌建設管理辦法》,對獲評的名店、名菜、名點分別給予20萬元、2萬元、2萬元的獎勵,逐步構建起完善的老字號培育、認定、促進和保護體系。
“老字號都是經由傳統的沉淀和自然的積累而獲得深厚的品牌資產積累。時代在變,需求也在變,這就要求老字號品牌的內涵和表現形式也要與時俱進,自始至終體現一致的品牌核心價值?!狈鹕绞欣献痔枀f會常務副會長黃偉表示,傳統品牌的煥新,讓企業有更統一的機制、先進的管理方式,這樣的改變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堅定的信心,從食品安全、品牌承諾等都帶來重要意義。近年來,協會也在積極挖掘“老字號”,充分發揮老字號的榜樣示范和引領帶動作用。
政企同心相向而行,合力推動老字號煥發新活力。目前佛山擁有108家老字號,其中中華老字號10家,廣東老字號16家,佛山老字號82家。做菜必不可少的海天醬油、入口爽滑鮮香的應記云吞面、皮脆肉香的得心齋醞扎豬蹄……這些老字號,既是城市極具特色和商業價值的“金字招牌”,也是佛山人看得見、摸得著、吃得到的文化記憶。
NO.2
特色產業,抓起!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草鯇、大頭菜、黑皮冬瓜……地處珠三角的佛山,河網密布,自古以來便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多樣,美食享譽天下。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佛山正在深挖產業特色,加強“兩品一標”認證工作,打造農業特色品牌,走出一條特色化、差異化、品牌化的新路子。
九江的加州鱸養殖產業、里水的百合花種植產業、順德的鰻魚養殖產業、陳村的年桔種植產業……受市場認可和歡迎的優質特色產業背后,是一個個蓬勃發展的企業,也是一串串日趨完善的產業鏈條。
“均安草鯇作為粵字號品牌之一,我們希望將均安草鯇背后的?;~塘文化和現代科學養殖相結合,逐步打造區域公共品牌,讓具有佛山本土特色的‘這條魚’可以游向全國?!睆V東順德均健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麗茹介紹,均健公司已探索出一套科學生態的標準化養鯇流程,在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上嚴格把關,并牽頭成立了順德區優質草鯇產業園,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產業鏈,大力發展預制菜產業,將順德美食向全世界推廣。
2021年,佛山市農業農村局出臺《佛山市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建設的實施方案(2021-2023年)》,方案圍繞農業品牌高質量發展的工作目標,從產品質量監管、產品產地環境、品牌培育提升、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品牌文化內涵、品牌推廣宣傳五方面規劃,為佛山農業品牌建設做好頂層設計,指明方向。
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統稱為“兩品一標”,這是優質農產品的代名詞,也是農產品品質的認定書。因此,開展“兩品一標”認證工作,對于促進農產品“叫好又叫座”,打造農業品牌有著重要意義。
截至目前,佛山擁有綠色食品12個、地理標志產品5個、“粵字號”農業品牌產品101個,名特優新產品6個。其中,均安大頭菜、倫教糕和桑麻黑毛節瓜在2022年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以產業園區建設為載體,立足本地特色資源,積極建設各級產業園,引導推動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將地標食品農產品產業打造成“有政府扶持、有品質保證、有地方特色”的品牌。
目前,佛山共獲批創建1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實現了涉農區至少一區一園的布局,可以預見的是,佛山正在持續發揮著特色品牌產業集聚優勢,在更廣闊的市場上開疆拓土。
NO.3
產業集群,雄起!
品牌興則城市興,品牌強則城市強。邁入“品牌經濟”時代,品牌建設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要推動品牌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品牌集群勢在必行,放眼佛山這座品牌之都,我們找到了打造形成百億級產業集群的先行者。
以水名城興產的三水,食品飲料產業是其歷史最悠久、最具標志性的產業,自打造中國(三水)國際水都飲料食品基地以來,集聚了紅牛、益力多、百威啤酒、可口可樂等食品飲料及相關企業超150家,覆蓋了飲料食品制造、包裝、研發創意、物流運輸等各環節產業鏈,產業的聚集態勢和規模效應日益顯現,使三水水都在飲料食品行業形成了“航母級”的產業集群,成為了華南地區最大、最專業的食品飲料產業集群,“三水水都飲料”的集群品牌響徹海內外。
三水飲料的產業集群之所以大放異彩,是因為其牢牢抓住了“品牌”和“質量”兩大關鍵,以集群品牌的打造吸引產業聚群,促進行業自律,完善的行業自律又進一步優化了集群品牌,形成了“品牌—聚群—自律”的良性循環。值得一提的是,三水還推動飲料企業結成“三水飲品標準聯盟”,共同制定聯盟標準《三水飲品生產工藝用水標準》,有效填補了國家標準、地方標準未涉及的空白。目前,水都基地食品企業基本上都建立了對食品從產品設計、原料進廠、生產加工、出廠銷售到售后服務全過程監管鏈條,做到每個環節都可控、有記錄。
三水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關和對品牌建設的不懈追求換來了豐厚的回報。2021年水都實現工業總產值約520億元,邁上了500億新臺階。
三水飲料產業集群品牌的建設是佛山城市品牌建設的其中一個生動注腳,目前,佛山探索形成了以區域品牌為龍頭,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區域品牌的“三位一體”品牌發展格局,培育出眾多享譽全球的知名品牌,“中國年桔之鄉”“中國蘭花之鄉”“中國百合花名鎮”“中國鰻魚之鄉”“中國加州鱸之鄉”等區域公共品牌榮譽相繼落戶佛山。這些品牌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撐,成為了城市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體現。
在產品質量和安全方面,佛山構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動態監管體系。一方面對作為重點監管對象的大型食品生產企業,除了完成規定的檢查和抽檢頻次外,還每年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對企業開展體系檢查,幫助企業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管控水平。另一方面,注重歸納建立各種不同大型食品企業的食品安全生產的關鍵控制點及監管風險點,提高監管工作的有效性及針對性。
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關鍵時刻,佛山以一次次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創新,在打造品牌城市的路上闊步向前,練就“佛山味道”制造的真功夫,讓“佛山味道”成為了佛山的金色名片。

近日,小南君走進河口發現,百年海關大樓已經啟動修繕!據了解,工程總投資738.75萬元,擬對文保主體建筑及附樓的框架、外觀做修繕修復,建筑結構補強加固、拆除與主體建筑無關的加建違建內容。在現場,施工人員緊張有序地進行清洗地面、墻體、修復地磚、樓梯、門窗、墻體、陶制排水管等工作。目前,項目處于開工的初期階段,工期為150天。
今年初,三水區西南街道提出開辟“百年文旅戰場”,加快百年海關、百年郵局、百年火車站、百年文塔“四個百年”文化標識活化聯動,讓歷史與現代相得益彰,連片打造文創產業新地標。如今,河口片區活化工程正有序推進,河口的歷史文化資源得到進一步的開發,這一座老城的魅力將被重新激活,我們共同期待!
百年海關
速戳這些歷史文化
↓↓↓
在三水,河口有座百年海關大樓幾乎婦孺皆知。但是,這座海關背后竟還有另外一重要歷史背景就鮮為人知了。更重要的是,它的這重身份還與“歷史上英國是否在三水設過領事館”這個未解之謎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歷史上三水是否設有英國領事館?這個問題一直存在爭議。俗話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問題是,英國“和尚”——領事走后,“廟”——領事館到底哪兒去了?穿越到三水海關設立的當年,我們或許能找到答案。
探源
三水近代化開端與英國人的到來
1840年,鴉片戰爭在距離三水不遠的廣州打響,翻開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頁。1897年,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續議緬甸條約附款》,規定交通便捷、商貿發達的三水開放為通商口岸,英國可在此設立領事館,中國在此設置海關。
同年,英國就迫不及待地在河口設立了領事館,中國則在此設立海關。
從此,三水被硬生生地拉入了中國近代史,“傳統”三水與世界接軌。但是,三水的英國領事館后來卻“憑空消失”了!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三水本土學者麥國培考證,這背后有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
解碼
英國駐三水領事館緣何“憑空消失”
1897年,英國在三水設立領事館后,由雷夏伯擔任領事。期滿后雷夏伯卸任,由薩允格接棒上任,英國駐三水領事館也迎來了歷史的轉折點。
新任英國領事到三水上任后水土不服,染上了風寒痢疾,病情嚴重到需要去香港醫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病愈后的英國領事再也不敢回三水辦公。所幸當時三水往來廣州已十分便捷,英國領事便想到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折中辦法:常駐廣州辦公,并兼任三水領事館領事。
后來,繼任的英國領事可能也擔心自己會有類似的不幸遭遇,便效法薩允格常駐廣州兼任三水領事,反正交通便利,又有前任先例可循,何樂而不為呢?
在中華書局出版的《清季中外使領年表》中也有記載,光緒廿三年十一月(1897年11月)至光緒卅四年十二月(1909年1月)期間,英國駐三水領事館領事分別有雷夏伯、薩允格、滿思禮和杰彌遜,自薩允格開始,三水領事都常駐廣州,不在三水辦公。
因為沒人在三水辦公,英國人就干脆把駐三水的領事館撤裁了,連原本三水領事館的地塊也賣給了三水海關修建海關大樓,也就是現在河口的百年海關大樓。所以,三水歷史上并非沒有英國領事館,而是“和尚”跑了,連“和尚廟”也改建成了海關大樓。
其實,過去三水尤其是河口作為珠三角的貿易中轉站,令不少西方國家都十分眼紅,除了英國,奧匈、比利時、意大利等多個國家都在三水派駐過領事。
從17世紀的荷蘭使團登岸,到英國人在這里設領事館、大清政府開設海關,再到抗戰期間日軍盤踞,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三水河口一直都是列強眼中的香餑餑,也因此走過了輝煌與血淚交織的歷史。如今,在歷史長河中闖過驚濤駭浪的三水,定能在新時代再度揚帆起航,走得更穩更遠。
11月30日起,多地調整了防控政策。北京、廣州、鄭州、太原等多地允許部分人員不參加全員核酸檢測,廣州市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番禺區、從化區等多個區陸續發布通告,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解除所有疫情防控臨時管控區,按低風險區管理,實行“個人防護、避免聚集”的防范措施”。
多地防控政策的調整,都是針對當地疫情形勢,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落實“國二十條”,抓實抓細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最大程度地方便百姓的出行、生活和工作。
但優化完善不是放松、躺平,對“個人防護”的要求更高了。個人需當好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支持配合防控工作。隨著更多區域全員核酸檢測的取消,民眾更要做到公共場合“不聚集”,并科學規范佩戴口罩,家中繼續保持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風的科學防控習慣。同時,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應家中常備防疫藥品包,及時防治新冠病毒。
個人防護意識增強,中藥抗病毒類藥品銷量增長
近日,多個媒體均報道了多地藥店防疫藥品銷量環比有所上升的新聞,退燒、感冒、止咳、抗病毒等“四類藥”是藥品零售市場的暢銷品類。其實,抗病毒類藥品一直是家中常備藥品,尤其是每年進入秋冬流感高發季,抗病毒類藥品的銷量都會增長。目前因為個人防疫需求增長,抗病毒類藥品進入更多家庭的防疫藥品包中。
30日下午,記者在廣州某藥店就遇到不少前來囤藥的市民。
“看到解除臨時管控區的新聞出來的,囤點藥做好個人防護,支持防疫政策?!边@位市民的話應該代表了大部分前來購藥人的心聲。
藥店工作人員也表示,除了口罩、消毒類用品外,抗病毒類藥物是最暢銷的,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購藥需求,藥店已經把麗珠抗病毒顆粒等藥品的存貨全部擺了出來,并已跟廠家打好招呼,隨時補貨。
記者同時發現,相較于口服液,購買抗病毒顆粒的人更多一些。一位王姓市民對記者解釋道,大多數口服液為了保質時間長會添加防腐劑,抗病毒顆粒類藥品要更安全一些??磥?,大家在防疫藥品購買方面,做了很多藥物知識儲備,也為個人防護、科學防疫打好基礎。
抗病毒顆粒列入疫情防控中成藥需求目錄,買藥、用藥更放心
關于為何選擇抗病毒類藥品作為防疫藥品,現場購藥的一位唐姓市民表示,過去每年家里都會備一些麗珠抗病毒顆粒,它對鼻塞、咽喉腫痛等感冒癥狀緩解比較快?,F在也關注到麗珠抗病毒顆粒是衛健委推薦的防疫藥品,家中有老人、孩子,人口比較多,為了防疫就多備上一些。
據記者了解,麗珠抗病毒顆粒為國家中藥二級保護品種,的確已被廣東省衛健委列入疫情防控醫療機構參考藥品中成藥需求目錄。在今年3月發布的《中成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共識》中也指出,針對輕型患者(臨床表現以發熱、咽痛、乏力為主),以及普通型患者(臨床表現以發熱、周身酸痛、咳嗽、咽痛、氣短為主),推薦使用抗病毒顆粒等中成藥。
有了專家和官方機構的購藥指導,相信市民在購買防疫藥品時心中會更加有數,也將增強市民對防疫的信心。
經過這次線下采訪,記者發現,隨著國二十條逐漸落實,市民們的心態也更加穩定,在“個人防護”上相較于以往,能做到更加科學、有序地應對,這有利于“群防群治”,實現科學、精準防控,共同筑牢疫情防線。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