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召開經濟運行分析調度會
扎實做好年底經濟收官
謀劃推動明年良好開局
12月9日下午,廣州市召開全市經濟運行分析會暨防范化解經濟領域重大風險工作小組分析研判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部署,按照省政府專題會議和市委常委會要求,對年底各項工作進行研究部署、推動落實,科學謀劃推動明年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市長郭永航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聽取了全市當前經濟運行情況匯報,就做好歲末年初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會議強調,市各級各部門要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切實強信心、穩主體、護產能,恢復城市活力、激發經濟動力、增強發展潛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貢獻。
會議強調,要全力以赴打好年底收官戰,力爭實現最好結果。強化暖企服務,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搶抓年關消費旺季,以更大力度推動消費市場加快恢復。落實重點外貿企業穩增長舉措,鞏固外貿回升勢頭。推動重點產業項目投產擴產、“攻城拔寨”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招商項目落地落實,確保年度重點任務如期完成。
會議強調,要謀劃好未來特別是明年經濟工作。突出抓好中央經濟工作決策部署落實,持續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突出提振民營企業信心,推動新一輪營商環境改革,著力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意度。突出制造業當家,落實先進制造業強市戰略,培育壯大“3+5+X”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突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更加注重重大“軟硬平臺”對服務業資源的集聚功能,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突出投資拉動,以重大項目牽引有效投資,加快釋放“兩新一重”等投資潛力。突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辦好各類重大促消費活動,推動住宿餐飲、文化旅游、會展貿易、物流交通等行業加快復蘇。突出全市大招商,加強項目謀劃,圍繞補鏈、強鏈、延鏈精準發力,加強“滴灌”招商、靶向招商。突出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以貫徹落實《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為牽引,攜手港澳深化對外經貿合作。突出促進外經貿提質增效,做好重點外貿企業服務,支持企業搶占國際市場。突出打造高能級平臺載體,推動南沙新一輪大開發大發展,積極打造東部新增長極,做強臨空經濟示范區,促進系列創新平臺提質增效。要謀實謀新謀好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重點環節,更好發揮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省會城市在經濟穩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確保明年工作平穩開局。
會議強調,當前正值歲末年初,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銳性,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社會穩定各項工作。要科學精準防控疫情,堅持第九版、落實二十條、執行“新十條”,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要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扎實做好特殊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確保十件民生實事高質量辦成辦好,切實做好大宗商品及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要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落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市領導陳勇、王煥清、譚萍、江智濤、陳雄橋參加會議。

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
狠抓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
12月9日下午,廣州市市長郭永航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部署,研究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航空運輸業高質量發展、廣州空港委行政管理權責調整、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等工作。
會議通過《廣州市加快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強重點產業項目投資建設、推動制造業“四化”轉型升級、強化制造業項目招商引資、加大制造業投資獎勵、強化高素質人才支撐等十一個方面18條措施。會議強調,要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環節,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提升,著力打造廣州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要加大項目招商力度,強化要素保障,堅定不移加快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鏈,全面增強先進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會議通過《廣州市促進航空運輸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決定對所有符合條件的航空公司、貨運代理企業、包機人和民用機場進行大力扶持,強調要不斷優化航空運輸產業營商環境,發展航空全產業鏈,進一步構建高端產業體系,提升區域發展水平,推動建成世界一流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領先臨空經濟區。
會議通過《廣州空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實施部分行政管理權責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決定將部分行政管理權責和公共服務事項調整由廣州空港委實施,強調要做好行政管理權限的調整銜接,推動清單事項平穩有序落地實施,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服務,推動空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上新臺階。
會議通過《廣州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規定(草案)》,建立出生人口監測和預警、人口信息共享、“出生一件事”聯辦制度,對生育登記服務、出生缺陷防控、輔助生殖健康服務等作出規范,強調要提高管理服務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升出生人口素質,努力實現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企業最高可獲獎勵200萬元
12月8日,《廣州市加快推進商務領域居民生活服務業品質化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正式印發。據悉,這是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后推出的全國首個行業發展政策,廣州將對餐飲、住宿、家政、美發、洗染等多個商務領域居民生活服務行業提供一系列扶持措施。
據悉,《若干措施》主要針對疫情期間受疫情沖擊嚴重的餐飲住宿等商務領域居民生活服務行業,給企業在新階段發展注入信心,同時也是貫徹落實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具體舉措。而且將圍繞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擦亮“食在廣州”品牌、培育“羊城家政”品牌等6個方面,推出21條舉措,引導企業品牌化、品質化發展,滿足多層級、多種類便民生活需求。
聚焦城市名片 推進融合創新
廣州坐擁“中華美食之都”和“國際美食之都”雙料稱號,全市現有餐飲市場主體超20萬家?!度舾纱胧诽岢黾涌炖献痔杽撔掳l展,拓展餐飲產業鏈條,提升餐飲服務水平,推動落實“粵菜師傅”工程,賦能美食之都。
“羊城家政”也是廣州居民生活服務業的響亮名片。全市有家政服務市場主體超2000家,從業人員超40萬人,其中超6萬名家政人員已獲得廣州家政“安心服務證”,成為羊城家政優質服務生力軍?!度舾纱胧访鞔_強化“羊城家政”基礎建設、支持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推動家政企業規范化發展。
據悉,作為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若干措施》以“食在廣州”和“羊城家政”兩個城市服務特色品牌為主導,融合其他行業發展需求,支持居民生活服務業社區創新消費供給,引導餐飲、美發、洗染連鎖企業集聚發展,以更加多樣化的業態和模式創新引領新消費需求。
廣州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餐飲、住宿、家政等商務領域居民服務業是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組成部分,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民生行業,隨著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這些行業的發展潛力巨大、升級空間廣闊,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大有可為。
廣州區域到店餐飲線上訂單量大增
據美團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中,廣州地區復蘇勢頭最為強勁,截至12月7日,該地區到店餐飲線上訂單量相比上周增長超136%。天河城/體育中心、長隆/南村、車陂/東圃、北京路商業區、珠江新城均是熱門餐飲消費商圈。消費品類上,火鍋成為老廣堂食首選,粵菜、小吃快餐、異國料理也備受青睞。
據了解,“95后”吳先生創辦的泰伴食堂在12月1日重新開門營業,目前,店內堂食生意已恢復至11月份的65%左右,晚間還有排隊現象。
在廣州連續五年上榜“黑珍珠”三鉆的白天鵝賓館玉堂春暖餐廳里,漸漸又看到了往日的煙火氣。餐廳運營負責人劉寧表示,11月30日下午收到正式通知可以開放堂食?;謴吞檬呈兹瘴缡蓄A訂量超過50桌,許多老客人都熱切地想來打卡“解饞”。目前整體經營情況恢復到了此前的五成左右。劉寧說:“隨著防疫政策的不斷優化,我們判斷再過一周左右,堂食生意可以恢復到更好的水平。特別是歲末年初,消費需求和熱情預計會快速回升?!?
據餓了么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廣州市區95%的餐飲外賣門店已經恢復營業,11月30日至12月7日大雪節氣當天,廣州“湯鍋”外賣美食訂單環比增長3成,其中12月1日較11月30日增長近5成,“湯鍋”外賣也成了廣州近期增長較快的外賣品類之一。
措施亮點
給予財政獎勵或補助
其一,規模獎勵。對餐飲、住宿、家政等企業按年營業額增長情況,最高獎勵200萬元。
其二,轉型扶持。對企業新設或升級門店、數字化建設等給予最高100萬元資金補助。其中專門對家政企業新建和升級服務系統,并對接廣州市家政服務綜合平臺的,最高補助30萬元。
其三,發展美食地標。對餐飲門店數量或營業面積占50%以上,具備一定特色的美食街區(集聚區)建設項目,最高給予200萬元資金補助。
呼應行業訴求 打通痛點堵點
允許餐飲企業可在城市非主干道兩側的所屬建筑物規劃紅線范圍內以餐車、快閃店等方式開展臨時外擺;
在條件具備路段適當設置夜間臨時停車泊位;
對停車供給缺口較大區域可以在建筑退讓道路紅線區域設置路外停車泊位;
餐飲企業符合條件的崗位經審批可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或不定時工作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