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紅頭巾”,永不飄逝的時代回憶
“紅頭巾”,特指歷史上的一群三水女子。20世紀20~40年代,近6萬名三水女子漂洋過海,到新加坡從事建筑粗工或勤雜工。
她們有著近乎統一的裝扮:身著藍衫黑褲,腳穿舊輪胎自制的“皮屐”,而且人人頭戴紅布——那是一塊漿硬了之后折成方形的“帽子”,用來遮陽、擋雨、防塵。
她們沒有一技之長,但有的是力氣,且吃苦耐勞,在工地上搓灰沙、挑磚塊、搬木料,換回的工錢又慷慨地寄回故鄉。
她們見證了新加坡建國以后蓬勃發展的黃金歲月。在大型機械廣泛應用以前,她們是當時城市建設的重要參與者,20世紀的亞洲第一高樓——保險大廈的建成,就有“紅頭巾”肩挑背馱的功勞。
2015年10月2日,最后一名“紅頭巾”黃蘇妹過完105歲壽辰不久,在家鄉落葉歸根。三水女子“下南洋”的時代插曲,至此寫下句點。但人們對“紅頭巾”的紀念從未停止:在新加坡,她們的故事被寫進教科書,城市里還有紀念她們的雕塑、蠟像;在三水,“紅頭巾”成為非遺,博物館展示著她們曾經用過的物品,還有以她們為原型而創作的現代粵劇《紅頭巾》……
一百年間,“紅頭巾”從蘆苞胥江祖廟出發,順著江河漂向遠洋,又以時代記憶聯結起大洋兩岸的交流交往?!凹t頭巾”的一生,慣于吃苦耐勞,更慣于慷慨給予。對追尋三水文化根脈的我們來說,“紅頭巾”是特定時代背景下一個群體的圖譜,更是三水女子自重、自愛、自立、自強的象征。
跨國遷徙 三水女子的史詩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边@是“紅頭巾”獲得海內外社會各界廣泛尊重的一個重要因素。三水文聯副主席黃敏是較早一批參與挖掘“紅頭巾”文化的人員之一,她曾經撰文介紹“紅頭巾”產生的時代背景、歷史意義:
“中國近代史上曾有三次人口大遷徙,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與在戰爭的壓力下不得不四散奔逃的難民相比,這三次大遷徙是屬于民間的自發運動,其中,下南洋(粵語稱‘過番’)是規模最大、路程最遠、環境最惡劣卻也最為壯觀的一次跨國大遷徙。而‘紅頭巾’就是下南洋大潮中一支不可小覷的女性力量?!?/span>
20世紀初,近6萬名三水女子先后漂洋過海到異國他鄉艱難打拼。新加坡建國后,政府大力推動城市重建,發展工業區,重建基礎設施……這都需要龐大的工人隊伍來完成。但當時沒有機械,平整建筑工地、搬運沙石、撈水泥灰漿等,只能由人工完成。
于是,吃苦耐勞的“紅頭巾”成為頗受歡迎的一支建設力量。資料記載,“紅頭巾”參建的工程頗多,從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軍港、馬路、橋梁,到新加坡獨立后建成的人民劇院等,都有她們勞動的身影。20世紀60年代建設的亞洲第一高樓——保險大廈,是上千名“紅頭巾”在18層高的腳手架上,采取在第9層接力的辦法,螞蟻搬家似的將材料逐層上遞,最終完成這一令新加坡人驕傲的工程。
“紅頭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逐漸受到海內外社會各界的尊重與認可,當地許多重要建筑工程也都放心交給“紅頭巾”去完成,在當時甚至有“沒有‘紅頭巾’高樓建不成”的說法。
翻閱資料可以發現一個令人為之起敬的細節。20世紀60年代,新加坡人民可以看見這樣的情景:約3000名“紅頭巾”利用難得的休息日,自發地聚集在她們早年下南洋時,位于紅燈碼頭對面勞動長堤的落腳處,義務修復她們曾經長年累月赤腳走過的“獨立橋”,因為那里曾經是她們踏足異國他鄉的第一站,留下了她們生命的印記。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一位教授在論文《新加坡的三水女人》中飽含敬意地寫道:
“紅頭巾”(原文為三水女人們,現統一為“紅頭巾”)曾參與了新加坡的許多建設項目,在新加坡的城市發展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齻儽灰暈樽吭降浞?,她們的形象被創作為各種藝術品和各種形式的紀念品。她們還被載入史冊,各種“紅頭巾”蠟像、塑像被博物館珍藏,例如牛車水原貌館等。她們敢于犧牲、堅忍不拔的精神被熱烈傳頌?!凹t頭巾”被視為當今新加坡社會價值的代表。她們辛勤地工作,她們身上所體現的精神,已融入現代新加坡的主流價值觀體系。
“紅頭巾”將歲月奉獻給了新加坡這片土地,也陪伴著這個年輕國家的發展。新加坡人紀念“紅頭巾”,也許是在紀念那一段百廢待興、朝氣蓬勃的奮斗歲月。后來,新加坡城市發展局門前矗立著“紅頭巾”雕像,繁華市區丹戎巴葛地鐵站里有大幅的“紅頭巾”壁雕,她們的故事被寫進小學課本,博物館里收藏著她們的塑像,甚至出售以她們為原型的玩偶紀念品。
幾幀畫面 留給世間的美好
人們紀念“紅頭巾”,是因為她們在生產力尚不發達的過去完成了許多激動人心的壯舉,更因為從她們留下的足跡中能感受到人情的溫暖、人世的美好。
2010年10月18~20日,由三水區委宣傳部和中央電視臺新影中心聯合攝制的三集紀錄片《飄逝的紅頭巾》在中央電視臺12頻道《見證》欄目首播。紀錄片中的兩名主角,是選擇回歸三水的最后兩名“紅頭巾”——陳群和黃蘇妹。雖然兩位老人早年吃了不少苦,但都享有百歲高壽。
“由于家境貧困,沒得吃,沒得穿,20世紀初,身懷六甲的黃蘇妹也離開丈夫和2歲的女兒,乘上開往馬六甲海峽的船,成為‘紅頭巾’的一員,從而與姐妹們書寫了一部悲壯的歷史篇章,也為后人所銘記!”對于黃蘇妹,黃敏印象深刻。在她眼里,黃蘇妹是一名將三水女子自重、自愛、自立、自強精神凝鑄于一身的女子。
黃敏給記者講述了這么幾個細節。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有人拍下了一幅珍貴的畫面:陳群坐在木桌子前,黃蘇妹為她佩戴紅頭巾,那一塊紅頭巾已經被漂洗得發白、褪色。其時,兩位老人都已經年過百歲,但她們的手腳依舊那么麻利,神情也是那么淡然。
今天看來,兩位老人的神情,是飽受滄桑之后的釋然,是鉛華洗凈之后的淡然。三水女子的堅韌、溫柔,經得起歲月的侵蝕、砥礪,最終如珍珠般溫潤。
這樣的淡然,讓《飄逝的紅頭巾》編導王欣也為之難忘。王欣曾撰文回憶鏡頭下的這兩位老人:“黃蘇妹在我看來是個時髦的老太太,她的時髦在于她的獨立和個性,她不喜歡養老院里熱鬧的歌舞,她不喜歡我們充滿同情或者是關心的詢問或者安慰,她面對我們的鏡頭之前,堅持要洗洗臉、整理一下頭發,她不需要我們幫扶,弓著背,邁著小碎步,從容地在洗漱間和陽臺完成她上鏡前的準備……”
“她歷經百年的沉浮,國家的歷史和個人的命運,她飽嘗殆盡。在世人眼里她失去的比她得到的多,當我們按著世人的思維采訪對面這位一臉滄桑的老人時,我突然發現,她的魅力,就在于,她生活的思維遠遠超出我所想象。在經歷歲月的折磨和回報后,大驚大喜都不再出現在她臉上,但是這并不代表她的漠然,她相信親情,她體貼身邊的小輩。采訪時101歲的她為我搬過來一把椅子,因為她怕我站著累。相信坐在椅子上的任何一個小輩,都會感慨萬千,不為歲月的風霜,只為從不因歲月而失去的內心的溫情?!?/span>
好一個給晚輩搬來椅子的無心之舉!好一句“她相信親情,她體貼身邊的小輩”以及“只為從不曾因歲月而失去的內心的溫情”!黃蘇妹下意識的習慣使然,卻讓見慣大牌的央視編導也為之服膺。
黃蘇妹帶給身邊的人的,正是她對生活始終持有的相信和希望,這也是大多數“紅頭巾”自重、自愛、自立、自強的真實寫照。而慣于給予,正是“紅頭巾”留給世間的美好。
恒念桑梓 翻越重洋的鄉情
三水女子如浮萍一樣漂向遠洋,在異國他鄉艱苦異常地自力更生,卻從未忘記從何出發,因何出發。
“家人無法在農村里討生活,所以我就自告奮勇,離鄉背井到新加坡來找工作。沒人反對我,其實他們又能怎么樣呢?我們無法維持生計,所以我非到這里不可?!薄凹t頭巾”盧亞桂的話,道出了在面對生活重擔時的無措,被迫選擇時的無奈,以及挺身而出時的堅決。
史料記載,當年到新加坡后,三水女子往往選擇做建筑工人,這份工作比住家傭人和橡膠種植工等都更賺錢,每天能賺50~60美分,但得在凌晨三四點鐘就起身開始干活。為了省錢,她們做好飯帶到工地,寧可走遠路也不坐公交。
在新加坡有一座牛車水原貌館,這是新加坡唯一的以原實物再現早期華人移民生活場景的展館。牛車水是當年“紅頭巾”抵達新加坡之后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牛車水原貌館內,珍藏著許多“紅頭巾”用過的物品、來自家鄉的信件,以及與她們有關的照片。
“我到新加坡,就去洗個頭,然后到廟里燒香拜大伯公?;刂袊臅r候,我也去上了香?!薄凹t頭巾”葉四妹所說的大伯公,是指南粵人民一直所信奉的北帝。當年“紅頭巾”跟隨“水客”啟程之前,都會到胥江祖廟拜北帝,祈求北帝庇佑。
到20世紀90年代,在新加坡和三水兩地熱心人士的推動下,曾有一次大規模的“紅頭巾”返鄉活動。當時,許多年逾古稀的“紅頭巾”踏歸故土后,也到昔年上船下南洋的胥江祖廟拜北帝。通過樸素的北帝崇拜,“紅頭巾”與家鄉之間始終縈系著一股濃濃的鄉情。
水,維系著“紅頭巾”與家鄉的情感,也溫潤著“紅頭巾”狐死首丘、念茲在茲的桑梓情。在異國他鄉,她們干著粗重臟累的活,卻沒有忘記把賺得的工錢寄回資助家鄉的親人——她們不怕辛苦,怕的是家人忘了自己。
“紅頭巾”何亞蓮十八九歲“下南洋”,重歸故土時已經是72歲。那時候,她的孫女陳幼嫦已經8歲。陳幼嫦說,在她8歲以前,對祖母沒什么概念,但家里經常收到的從新加坡寄來的錢一直提醒著她,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個老人記掛著他們這個家。
陳幼嫦也永遠記得祖母何亞蓮回來那天的情形:“她給我們帶回好多好吃的東西,幾個大木箱是從廣州那里運回來的,所以全村的人像看熱鬧一樣來看我們,都在說,哇,你看這個是漂洋過海帶回來的東西?!?/span>
如今,“紅頭巾”已經凋零,但是她們的故事還在繼續。黃敏也一直在為“紅頭巾”文化的挖掘和梳理奔走,她曾經寫道:“我會長久地記得,在西南福利院的黃蘇妹說到想吃水果時頑皮的笑臉,在樂平鄉下家中的陳群被夸贊靚女時 笑得如孩子般羞澀的臉,在新加坡大悲院的盧亞桂回首往昔令人驚訝地平靜卻讓我難忍淚水的臉……”
家鄉的人們也沒有忘記她們。2007年,三水開始啟動非遺申報工作,“紅頭巾”成為第一批區級非遺名錄。2018年,“紅頭巾”入選“三水十大文化名片”。2020年,由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領銜主演的現代粵劇《紅頭巾》正式面世。2022年,以“紅頭巾”為背景而創作的兒童文學長篇小說《星島女孩》正式出版,“紅頭巾”的傳奇,在人們的演繹和傳說中永不飄逝。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進一步調整優化,為保障本地區疫情防控藥品及防護用品來源可溯、質量可控,加強相關產品的價格監管,12月12日至13日,容桂市場監督管理所對轄區內疫情防控藥品、口罩、抗原檢測試劑等開展監督檢查。
本次檢查主要圍繞治療新冠肺炎相關藥品及防護用品,如解熱、抗病毒、止咳、口罩、抗原檢測試劑等產品的質量安全、價格變動情況等。重點檢查產品的合法性、購進渠道、進貨查驗落實情況以及產品進銷貨價格等方面。截至12月13日,共檢查零售藥店48家。檢查發現,目前感冒類藥品品種較多,群眾可以按需選擇,部分相對緊缺防疫產品,藥店也在積極補貨,暫未發現銷售假劣藥品等違法行為。同時,容桂市場監督管理所向轄區藥械經營企業發布《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防疫藥品及用品價格行為提醒告誡函》,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價格自律,共同維護藥械市場價格秩序,不得出現價格欺詐、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
容桂市場監督管理所結合前期線索對某藥店銷售連花清瘟顆粒在采購成本未明顯增幅時,12月初開始大幅提高商品銷售價格擾亂市場價格秩序,已涉嫌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擬對該藥店進行立案調查。
容桂市場監督管理所提醒廣大市民群眾:
1.一定要注意用藥安全,藥品有保質期,市民群眾請理性購藥,不要大量購藥囤藥;
2.用藥前要看清藥品說明書列明的適應癥,不要隨意服藥,同類藥品不宜同時服用;
3.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時,要先咨詢醫師或藥師;
4.兒童、孕產婦、老人或有基礎病的人群用藥,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5.如果發現有哄抬物價、囤積居奇、銷售假劣藥品等違法行為,可撥打12345投訴舉報。
近日,針對部分藥品等涉疫物資價格異常波動情況,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全國市場監管系統集中摸排哄抬價格線索,進一步加大價格監管執法力度,立案并查處了一批涉嫌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為充分發揮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引導經營者加強價格自律、依法合規經營,現公布一批哄抬藥品價格等典型案例。
一、北京源通百姓平安大藥房有限公司大幅提高售價哄抬價格案。
12月13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對北京源通百姓平安大藥房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經查,當事人在京東商城開設“百姓平安大藥房旗艦店”銷售藥品連花清瘟,12月2日至12月6日,連花清瘟顆粒(規格:6g*10袋/盒)進貨價格23.57元/盒,銷售價格分別為58元/盒、80元/盒、104元/盒,最高進銷差價率達341%;連花清瘟膠囊(規格:0.35g*48粒/盒)進貨價格18.50元/盒,銷售價格為118元/盒,進銷差價率達538%。當事人在成本未明顯增加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藥品銷售價格,進銷差價率遠高于同時期周邊市場同類藥品,涉嫌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目前,案件調查終結,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已向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擬給予當事人警告和罰款30萬元的行政處罰。
二、北京康復之家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朝陽第一分店大幅提高售價哄抬價格案。
12月8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線索,對北京康復之家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朝陽第一分店進行執法檢查。經查,12月1日至12月7日,當事人復星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規格:25人份/盒)的進貨價格分別為61.25元/盒、67.5元/盒以及75元/盒,而在美團平臺銷售標價達229元/盒。由于銷售優惠不同,實際銷售單價分別為179元/盒、216.5元/盒以及229元/盒,遠高于同時期周邊市場同類商品,涉嫌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目前,案件調查終結,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已向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擬給予當事人警告和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三、老百姓大藥房連鎖(天津)有限公司河西店捆綁銷售哄抬價格案。
12月8日,天津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對老百姓大藥房連鎖(天津)有限公司河西店進行執法檢查。通過查看連花清瘟膠囊質量驗收單、銷售流水、銷售小票、進貨票據及監控視頻等,查實該藥店在銷售連花清瘟膠囊的過程中強制搭售指定商品,涉嫌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目前,案件調查終結,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已向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擬給予當事人警告和罰款50萬元的行政處罰。
四、京東大藥房(天津)有限公司萬全道分公司不按規定明碼標價案。
12月10日,天津市和平區市場監管局對京東大藥房(天津)有限公司萬全道分公司進行執法檢查。經查,該公司現場銷售部分藥品存在未明碼標價以及商品與價簽不對位等情況,涉嫌構成不按規定明碼標價違法行為。目前,案件調查終結,天津市和平區市場監管局已向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擬給予當事人警告和罰款3000元的行政處罰。
五、浙江省湖州市南潯程祖偉中西醫結合診所散布虛假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案。
12月8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進行網絡巡查時,發現程祖偉中西醫結合診所在抖音平臺上傳視頻,散布連花清瘟等涉疫藥品即將全面、大幅度漲價的信息,吸引患者“囤藥”。同日,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對該診所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其在診療服務區張貼告示,稱“因庫存有限、進貨困難,連花清瘟、雙黃連口服液、維C銀翹片、板藍根沖劑4種涉疫藥品,將于12月10日起漲價”。該診所利用抖音和張貼告示的方式傳播虛假漲價信息,影響面廣、性質惡劣,嚴重擾亂了市場價格秩序,涉嫌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目前,案件調查終結,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市場監管局已向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擬作出罰款10000元的行政處罰。
六、廣東省深圳市杏林春堂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大幅提高售價哄抬價格案。
12月12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對深圳市杏林春堂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經查,該公司12月1至12月4日采購連花清瘟膠囊成本為14元/盒~18.65元/盒,成本上升幅度為33%。自12月5日起,其線上銷售價格從39.8元/盒提高至78元/盒,銷售價格漲幅為96%,銷售價格漲幅為成本漲幅的2.9倍。該經營者成本雖有增加,但商品價格上漲幅度明顯高于成本增長幅度,在疫情期間大幅提高連花清瘟膠囊銷售價格,涉嫌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目前,案件調查終結,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已向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擬作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七、盛*醫藥有限公司涉嫌大幅提高售價哄抬價格案。
12月9日,河北省臨漳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線索,對臨漳縣盛*醫藥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經查,該公司11月17日至12月5日在京東平臺銷售連花清瘟顆粒(規格:6g*10袋/盒),進貨價格為22.45元/盒,銷售價格由11月17日31元/盒提高至12月5日67.43元/盒,漲幅高達117.5%。該公司在進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大幅提高銷售價格,涉嫌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臨漳縣市場監管局于12月9日予以立案調查,將于近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八、眾*堂藥業有限公司涉嫌大幅提高售價哄抬價格案。
12月9日,廈門市湖里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廈門市眾*堂藥業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經查,該公司銷售連花清瘟膠囊,進貨價格為11.9元/盒,銷售價格為48元/盒,進銷差價率高達303%,涉嫌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廈門市湖里區市場監管局于12月9日予以立案調查,將于近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九、鄒*好藥鋪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涉嫌大幅提高售價哄抬價格案。武漢市漢陽區鄒*好藥鋪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以23.5元/盒~32元/盒的價格購進連花清瘟顆粒(規格:6克*10袋/盒),銷售價格由11月1日的30.5元/盒上漲至12月5日的99元/盒。該公司進貨成本雖有增加,但藥品售價上漲幅度明顯高于成本增長幅度,涉嫌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武漢市市場監管局于12月9日予以立案調查,將于近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十、天*藥店涉嫌大幅提高售價哄抬價格案。
12月10日,廣州市增城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增城區天*藥店進行執法檢查。經查,12月1日起,該藥店將連花清瘟膠囊(規格:48粒/盒)售價由48元/盒上漲為58元/盒,后續又上漲為80元/盒,進銷差價率提高了119%。該藥店在進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大幅提高銷售價格,涉嫌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廣州市增城區市場監管局于12月10日予以立案調查,將于近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