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考筆試時間定了!
關于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
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
筆試時間安排及有關事項的公告
根據工作安排,經研究,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定于2023年1月7日、8日舉行?,F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筆試時間安排
公共科目筆試:
2023年1月8日上午9:00—11:00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2023年1月8日下午14:00—17:00 申論
專業科目筆試:
2023年1月7日下午14:00—16:00 8個非通用語職位外語水平測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職位、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職位以及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專業科目筆試
二、重新選擇(確認)考試地點
為便利報考者參考、減少人員流動,請已完成報名確認并繳費的報考者,于2022年12月19日0:00至12月21日24:00期間,登錄“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專題網站”(http://bm.scs.gov.cn/kl2023),進入“考生考務入口”欄目,對考試地點進行重新選擇(確認),根據個人情況就近就便參加考試;放棄參加本次筆試的,可于2022年12月19日0:00至12月21日24:00期間,在線提交退費申請(方法同上),經審核后退返已繳納的考試費用。
未在規定時間內對考試地點進行重新選擇(確認)或者提交退費申請的,視為在初始選擇的考試地點參加考試。
三、打印準考證
報考者可于2023年1月3日0:00至1月8日15:00期間,登錄“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專題網站”打印準考證。
四、疫情防控要求
為保障廣大報考者和考試工作人員健康安全,各地將根據疫情防控有關部署和要求,結合考試工作實際,采取切實、必要的防疫措施。請報考者及時關注疫情情況和考試防疫要求,按照規定進行有關考前準備,并配合做好考試現場疫情防控工作,以免影響正常參加考試。
五、后續工作安排
筆試成績將于2023年3月上中旬公布。面試、體檢、考察、公示、備案等后續工作,均按《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執行。
考務咨詢電話:010-87901866(公告發布之日至2023年1月8日,工作日8:30—17:00)
重新選擇(確認)考試地點及準考證打印技術咨詢電話:010-87901966(2022年12月19日至12月21日、2023年1月3日至1月8日,工作日8:30—20:00)
各?。ㄗ灾螀^、直轄市)考試機構咨詢電話:2022年12月16日通過“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專題網站”公布(公告發布之日至2023年1月8日,工作日8:30—17:00)
國家公務員局
2022年12月16日

市民朋友們: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仍處于流行態勢。在我國流行的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和毒力已明顯減弱,感染者多為輕癥或者無癥狀感染者,重癥人數相對較少,絕大部分感染者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居家隔離和治療。有癥狀的感染者絕大多數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發燒、咽喉痛(癢)、干咳、頭痛、全身關節酸痛等癥狀。大多數患者在24至36小時內可緩解癥狀。請市民朋友們理性對待,做好個人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接種新冠疫苗,做好個人科學防護,仍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
居家休息
如出現發熱等癥狀,可按照以下指引做好處置:如您不是合并嚴重基礎疾病或基礎疾病處于穩定期的感染者,可以選擇居家休息。居家休息期間非必要不外出,如因就醫等確需外出,盡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佩戴好口罩。
如條件允許,盡可能在家庭相對獨立的房間居住,盡量不與其他家庭成員接觸,非接觸式傳遞物品。如必須離開房間,應規范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距離。
房間每天上、下午各進行1次開窗通風,每次30分鐘以上。做好衛生間、浴室等共享區域的通風和消毒。坐便器沖水時,先蓋馬桶蓋再沖水。如家庭成員共用衛生間,感染者每次用完衛生間均應消毒。
如果前1-3天發熱、咽喉痛、肌肉酸痛等不適癥狀較為明顯,可按照藥品說明書對癥服用藥物,緩解不適癥狀。新冠肺炎具有自限性特點,抵抗力正常的市民充分休息3-7天即可緩解。
線上診療
如果想足不出戶向醫生問診,可關注“健康佛山”微信公眾號,點擊“微健康”,找到“互聯網醫院”進行問診,也可在開通“互聯網醫院”的醫院公眾號點擊進入。
就診
如不適癥狀持續,可就近選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診所、門診部、醫院等醫療機構就診,所有醫療機構均可接診發熱患者,建議市民朋友們就近選擇。
如不適癥狀顯著加重,出現呼吸困難或氣促,經藥物治療后體溫超過3天持續高于38.5℃,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且不能控制,或兒童出現嗜睡、持續拒食、喂養困難、持續腹瀉或嘔吐,孕婦出現頭痛、頭暈、心慌、憋氣等癥狀,或出現腹痛、陰道出血或流液、胎動異常等情況,請盡快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急救治療
如不適癥狀進行性加重超過3天無法緩解,且難以自行就醫,可撥打120緊急醫療救助專線電話。
為保證急救熱線保持暢通,可自行就醫的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輕癥患者和其他非緊急情況的,請勿撥打120熱線,將寶貴的急救資源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防疫貼士
圖片如家中有老年人、0-3歲幼兒、孕婦等特殊人群,應及時向社區報備。為最大程度保護老人、小孩,家庭成員應當減少外出、聚餐等,外出時佩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家里做好通風和手消毒。老年人往往患有高血壓、慢阻肺、心血管病等基礎疾病,應按規律服藥,控制好基礎病。0-3歲嬰幼兒未接種新冠疫苗,但嬰幼兒感染癥狀較輕微,父母不必過度焦慮,觀察精神狀況,多喂水,做好體溫護理和日常防護。孕產婦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有助于緩解癥狀、加快康復。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群,特別是60歲以上的老年朋友,要盡快接種疫苗,切實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圖片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請大家認真遵守防疫基本行為準則,做好個人防護,減少到人流密集場所,規范佩戴口罩、勤洗手,適當運動增強抵抗力,降低感染風險。
佛山市衛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16日
兩大展覽皆與嶺南有關
不知不覺間,2022年已經來到12月。在12月月底到明年年初,廣州藝術博物院將有兩個與“嶺南”相關的專題展覽上新:“格物·求真——博物學視角下的嶺南繪畫”“畫脈相承——嶺南畫派精神探源”,一自然,一人文,嶺南韻味呼之欲出。
“格物·求真:博物學視角下的嶺南繪畫”展由廣州藝術博物院、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華南國家植物園聯合主辦,策展人是陳玉蓮。在晚清及民國時期,廣州作為重要的對外口岸,不僅是貿易重地,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場所,在此產生了因商貿興起的外銷畫,其中有描繪動植物的博物畫。除外銷畫家外,黃士陵、蔡守、居巢、居廉、伍德彝、容祖椿、高劍父等畫家都繪制過寫實的帶有博物性質的動植物繪畫。此外,在當代的科學分類中,博物學的幾個領域已衍生成各自獨立的專門學科,如植物學、動物學等,博物畫也逐漸向科學畫轉變,本次展覽旨在探討博物學對嶺南地區近現代美術史產生的影響,用圖像展示中西方視覺文化交流。
“畫脈相承:嶺南畫派精神探源”由廣州藝術博物院主辦,十香園紀念館、高劍父紀念館、陳樹人紀念館協辦。展覽設三個篇章,第一篇章:源起,梳理嶺南畫派的畫學淵源,展出包括惲壽平、宋光寶、孟覲乙、居巢、居廉、竹內棲鳳等人作品;第二篇章:合璧,呈現嶺南畫派創始人“三杰”的中西融合繪畫風格和創作思想,展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等人作品;第三篇章:變革,介紹嶺南畫派“四家”各自的藝術追求和成就,展出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的作品。展覽旨在梳理嶺南畫派形成的脈絡,探討畫風形成的原因和師承的關系,展示嶺南畫派繪畫的成就,傳承嶺南畫派的繪畫精神。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