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區人民醫院為社區醫生培訓糖尿病知識
近日,由南海區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舉辦的基層糖尿病管理能力“雙達標”項目圓滿結束。在為期兩周的培訓班上,19名社區醫生作為學員接受了系統專業的糖尿病知識培訓,大大提高了基層管理糖尿病的能力,對推進南海區“三醫聯動”慢病全程健康管理相關工作,起著積極的作用。
此次培訓期間,南海區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舒毅,副主任醫師羅海釗、唐杰龍及葉靜文擔任帶教導師,授課內容包括理論授課、臨床技能培訓及病例分享點評。
“這次‘雙達標’項目時間雖短,但安排緊湊、針對性強,能切實提高大家的糖尿病診療水平?!蹦虾^人民醫院院長關紫云表示,此次培訓還有助于加強獅山鎮社區服務中心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達到糖尿病診療技術的同質化,確保實現基層醫生個人能力達標,社區糖尿病管理能力達標的“雙達標”目的。

獅山將舉辦省級賽事!12月20日、21日,2022年“瑞之馨杯”U系列田徑聯賽(廣東賽區)資格賽(佛山站)將在南海體育中心舉行。屆時,來自廣東省內國家單項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地級以上市體育運動學校,廣東省內中國田協注冊的青少年俱樂部、廣東省田徑協會注冊單位的七百多名青少年選手將齊聚獅山,參與本次賽事。
據悉,該賽事由廣東省田徑協會主辦,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文化發展中心、佳兆業體育場館管理(佛山)有限公司承辦,蘇炳添速度研究與訓練中心、浩翔體育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協辦,佛山市瑞信無紡布有限公司獨家冠名。
此外,本次比賽為期2天,將設U20年齡男、女組,U18年齡男、女組,U16年齡男、女組。各組均有包括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跳遠、三級跳遠等多個比賽項目。
“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弊鳛閺V東省青少年運動員運動等級達標有效賽事,本次賽事搭建了一個良好的競技和交流平臺,拓寬了田徑競技體育訓練的選材育材面。打造特色青少年田徑選拔培養渠道,更進一步激發青少年之間的體育文化交流及體育人才梯隊建設,筑牢體育強省后備人才根基。
近日,佛山市農業農村局印發《佛山市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下稱《規劃》)?!兑巹潯饭?章,主要明確“十四五”都市農業發展目標、功能定位、空間布局、重點任務、一區一策和保障措施等,是未來幾年佛山市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佛山作為一座擁有超95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占GDP的1.83%,其在全市的功能地位已拓展至多個維度及領域,尤其在就近生產供應新鮮優質農產品、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空間、滿足多元社會文化需求等方面的意義和作用更加凸顯。因此,佛山市有基礎、有條件發展高質量都市現代農業。
根據《規劃》所提發展目標,到2025年,佛山要率先建成與國際一流灣區相匹配的都市現代農業先行區,基本建成與世界級城市群相融合的美麗鄉村,實現農業生產、生活、生態功能融合發展。
01
到2025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達到4.2萬元
自佛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推動都市現代農業創新發展以來,“都市現代農業”一詞便以預制菜、綠色農業、休閑農業等形態出現在佛山人的視野中。
究竟什么是都市現代農業?
根據《規劃》,都市現代農業是指依托都市、服務都市發展起來的集生產、生活、生態和人文等多功能于一體,包含農林牧漁業生產、加工、制造、流通、服務等全產業鏈的產業,以生態綠色農業、觀光休閑農業、高科技農業為標志,以園藝化、設施化、工廠化、智能化為重要手段,與都市經濟社會及生態系統緊密相連,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形態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目前,佛山已經具備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條件,發展都市現代農業正當其時。一方面,佛山已形成以優質淡水魚、現代花卉為特色的現代農業 產業發展格局,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持續提升。2021 年,佛山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394.24 億元,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275.34 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67元;另一方面,佛山生態環境優良、區位優勢突出、文旅資源豐富,具有產業融合的優勢。
佛山正不斷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以科技賦能,著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探索具有佛山特色的都市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笆濉逼陂g,佛山穩產保供能力增強,“兩園”平臺建設、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綠色發展、新興消費業態及農文旅融合發展,共同推動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規劃》也提到,佛山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有其特色發展路徑和成功經驗, 但也存在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地市相似的問題,如都市農業發展步伐較慢、用地政策待完善、綜合效益需提升、多種功能有待挖掘等。
結合佛山實際與當前機遇,《規劃》給出了該市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的總體定位,即成為廣東省都市現代農業先行區、灣區“菜籃子”重要供應基地、灣區農耕美食文旅發展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
到2025年,佛山要率先建成與國際一流灣區相匹配的都市現代農業先行區,基本建成與世界級城市群相融合的美麗鄉村,實現農業生產、生活、生態功能融合發展。
具體而言,就是要農業生產高質高效、鄉村生活宜居宜游、城鄉生態綠色低碳。例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8%,現代都市農地生產率達4.1萬元/畝,勞動生產率達到9萬元/人,食品飲料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3;建成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10個、示范點25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到至1.67:1;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超1000畝的省級示范性美麗漁場8個以上。
02
五大任務引領都市現代農業高水平發展
發展目標已定,具體要如何實施?
《規劃》給出的總體布局,是要全面落實“雙區”建設、“雙城”聯動戰略和構建“一核 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銜接國家重大戰略規劃和全省農業農村規劃,以及佛山市的國民經濟、農業農村、碧道建設等規劃,統籌考慮全市都市現代農業的發展基礎,加快推動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都市現代農業新格局。
同時,統籌考慮佛山市都市現代農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基礎,按照保障綠色安全食品供應、營造嶺南水鄉生活空間、構建都市生態安全屏障的布局思路,形成“一帶融合 五區協同”空間格局。
在此基礎上,《規劃》將建設任務分解為5大部分,并分別從科技賦能、產業集群、農文旅融合、供應鏈條、對外開放合作等提出了具體的任務。
例如,在科技領域,佛山將以建設廣東省都市現代農業先行區為目標,合作共建都市現代農業研究平臺,推動生物育種自主創新和聯合攻關,加快數字農業、設施農業研發應用。其中又包括開展淡水魚育種自主創新,打造南方淡水魚種業“硅谷”,提出到2025年創建國家級水產良種場1家、省級水產良種場2家等。
在產業集群方面,佛山將推動優質淡水魚、現代花卉、特色作物、名優畜禽、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集群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打造5個高質量產業集群。
在農文旅融合方面,佛山將打造綠韻水鄉、建設農業公園、培育示范教育基地、打造美食文旅示范點、活化歷史古村落,并對“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進行擴容升級。
在供應鏈方面,佛山將建設大宗糧食物流園、農產品冷鏈物流園、城市中央大廚房、打造“粵字號”農業品牌,到2025年,培育申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7個以上、“粵字號”農業品牌產品130個以上。
在合作共享方面,佛山將推進粵港澳臺農業交流合作、省際東西部協作和省內駐鎮幫鎮扶村、加快建設農產品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提升佛山國際貿易水平。
03
一區一策定位明晰
《規劃》在第6章創新提出一區一策,即以優質淡水魚、現代花卉、名優畜禽、特色作物、食品加工等為主導產業,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公園為載體,以“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擴容升級為主線,佛山市五區采取不同功能定位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禪城區耕地、園地和養殖坑塘(含可調整養殖坑塘)等面積為1.19萬畝,打造了“醉美南莊”“織夢張槎”兩個省級新農村示范片,紫南村獲評“中國最美鄉村”。根據《規劃》,未來禪城區將圍繞打造高品質的精致秀美之城,聚焦“人城產文”融合發展,充分利用禪城區嶺南傳統文化資源和農旅資源,打造農耕文旅與數字鄉村先行區。
南海區是傳統的“魚米之鄉”,擁有花卉、水產為代表的特色農業產業?;谀虾^農業發展基礎,銜接佛山市、南海區相關規劃和最新政策提出的“創新發展”“南海智造”要求,南海區都市現代農業功能定位為科技創新與城鄉融合發展區。其中包括現代育種、基塘農業、食品加工流通、智慧漁業等核心關鍵技術創新和城鄉融合改革創新等,為佛山市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順德區依托水產養殖和花卉種植兩大核心產業,外延農業面積已超過30萬畝,年產值近 80 億元。農業總部經濟成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目前已認定7家現代農業總部企業。結合順德實際,《規劃》將順德區都市現代農業功能定位為現代農業與美食文旅集聚區。
高明區耕地、園地和養殖坑塘(含可調整養殖坑塘)等面積 28.04 萬畝,是佛山的農業大區?!兑巹潯穼⒏呙鲄^都市現代農業功能定位為安全食品與田園城市樣板區,即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在安全食品供給方面體現高明擔當,在三產融合和鄉村振興方面做出高 明樣板,為加快建成“田園城市新樣本”提供有力支撐。
三水區被譽為“中國首個富裕型長壽之鄉”“中國飲料之都”。中國(三水)國際水都飲料食品基地聚集了百威、紅牛、 健力寶、可口可樂等 100 多家飲料食品企業及配套項目。根據《規劃》,三水區將以打造廣佛極點重要節點、灣區特色產業發展新高地、全省鄉村全域振興示范樣本為著力點,立足智慧農業和生態農旅 示范區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廣佛肇區域中心的地理優勢和承接大項目的空間優勢,以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為重點,建成“一核、 六園、五鏈”的三水都市現代農業新格局,著力建成粵港澳大灣區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區,打造全省鄉村全域振興示范樣本。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