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家長、同學,這份心理調適指南請收好
疫情形勢發生新變化,家長和孩子們可能要面對在校學習被突然按下暫停鍵,需居家隔離進入線上網課學習的情況。我們往往會擔心:孩子的身體是否能抵御病毒的襲擊?學習能不能跟不上?其他家人,如家里的弟弟妹妹或長輩是否會被傳染?家長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分身乏術怎么辦?如何順利度過身心過渡期?這份心理調適指南,助你以更好的心態面對疫情!
學生篇
調整自身認知,理性看待疫情
一方面要關注國家、省、市、校的防疫要求,注意身體狀況,積極學習防疫技巧,有病報告,無病不慌;另一方面要積極調整自己的不合理認知,感染了或者擔心自己被感染出現暫時的恐慌、焦慮情緒都是正?,F象,保持正向關注、積極期待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正規渠道了解信息,積極配合治療
通過官方且正規的途徑接受疫情信息,理性關注,減少因信息帶來的心理負擔。要積極配合治療,增加對自己身心健康的掌控感,相信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會得到康復。
關注當下,做好時間管理
不管疫情如何進展,首先應認識到當下能做的事還是保護自己,合理制定學習計劃,細化每天學習安排,做到“一減少”“一提高”。
“一減少”:即減少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過度關注網絡各類信息等。
“一提高”:即提高有效時間的利用效率。把事件按照輕重緩急,做好計劃,有序開展。
維持人際交往,發展積極關系
通過網絡與朋友、同學等保持積極聯系,互相給予支持和鼓勵,不要把自己一個人封閉起來。
積極自我暗示,合理表達情緒
每天早晨起床,不妨對著鏡子笑一笑并嘗試大聲告訴自己:今天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居家學習我能行!當存在負面情緒時,也可以通過朋友、同伴以及家長表達的方式抒發出來,當情緒通過語言在表述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過度焦慮的認知想法,發現其實真實情況并沒有想象那么糟糕,傾訴即療愈。
健康積極的心態,減少“后遺癥”
當身體康復后,可以把更多精力、時間放到有意義的、有價值的事情上。做好這些事,我們會體驗到成就感,增強自信。在這個過程中,不適感可能不知不覺就消失了,或者至少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了,我們的逆商也得到了提高。
家長篇
保持理性平和,關注孩子情緒
疫情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緊張、焦慮等情緒,尤其是身邊同學出現陽性,孩子們可能會驚慌失措。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需求比較復雜,情緒也復雜多變,家長們要保持理性與平和,及時回應孩子的疑問,用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如繪畫),幫助孩子理解病毒、生病等概念,向孩子傳遞正能量。
制定規律作息表,關注孩子健康
居家學習期間,家長幫助孩子制定日常作息表,有計劃、有意識地安排學習、鍛煉、家務勞動、親子游戲等,確保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加強生命教育,增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
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從媒體上看到或親身經歷的抗疫事件,引導孩子充分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認識生命的價值,建立對生命和自然的尊重與熱愛。家長要帶著孩子一起接受科學應對疫情的權威指導,提高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
心理支持途徑
如果同學們感覺焦慮、煩躁甚至恐懼等情緒比較嚴重,或一些軀體化反應已超出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圍,告訴自己不要害怕,更不要忽視,可以主動、及時地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尋求心理老師或心理熱線的支持。

12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醫療服務有關情況。
是否“早陽早好”?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首先目前奧密克戎的致病力是明顯下降的,但感染后仍然有一部分病人出現臨床癥狀,包括發熱、肌肉關節酸痛、咽喉腫痛等表現,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正常工作。
雖然奧密克戎目前傳染性很強,防控的壓力很大,但是我們還是希望使疫情不要出現短時間大量暴發,因為一旦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病人,會嚴重影響整個社會秩序和民生。同時,對醫療機構也會造成巨大的壓力甚至擠兌,影響醫療機構對日常急癥危重病人的救治。盡管奧密克戎傳染性很強,感染以后大部分是自限的,致病力或者嚴重程度比較低,但是我們不主張、不建議故意去感染。
接種疫苗不如感染奧密克戎?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雖然目前流行的奧密克戎株和過去既往流行的其他變異株相比,致病性有所減弱。但是我們也看到,感染上奧密克戎變異株之后,其實還存在著重癥和死亡的風險。而且這種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在各個年齡段都會有所體現。
我們建議沒有接種疫苗的還要接種疫苗,沒有完成加強疫苗接種的,要盡快完成加強疫苗接種,不管是老年人,還是青年人,都要把這種風險降到比較低的程度。
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需要做哪些必要的準備?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中心副主任、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楊汀介紹,首先是常規的新冠防護的基本措施還是要繼續做到。
第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第三,平常呼吸系統疾病的常規治療藥物要備足并且堅持使用。
第四,呼吸急救的一些藥物要備足。
第五,患者爭取在家里配備血氧飽和度監測儀,能夠了解是否出現了肺炎或者重癥的情況。
第六,日常隨訪的時間適當拉長,減少到醫院人群聚集的環境,避免增加感染的風險。
是否有必要使用新冠特效藥?
王貴強介紹,我們強調,還是要對重癥高風險人群進行早期干預。第九版診療方案中也推薦了幾種抗病毒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奈瑪特韋,還有后來補充的阿茲夫定。這幾個抗病毒藥物早期使用都可能減少重癥的發生,縮短病程、縮短病毒排毒的時間。目前這三種抗病毒藥物我們還是強調在醫療機構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尤其是單克隆抗體是需要靜脈給藥的,需要在住院時間使用,在門診,或者家里不適合使用。
一直咳嗽咳痰怎么辦?
楊汀介紹,感染早期的表現比如發燒、鼻塞、流鼻涕這些癥狀改善了,但遺留了咳嗽、咳痰的癥狀,我們叫感染后咳嗽或者感冒后咳嗽,主要是由于病毒損傷了氣道黏膜,黏膜下神經暴露導致平滑肌反應性增強,容易出現氣道收縮。
有些人表現就是干咳,就是嗓子發癢的刺激性咳嗽,用一些對癥的止咳藥就可以了,中西藥都有。有些人表現是有痰,早期是白色泡沫痰,后期出現黏痰甚至黃濃痰,這時候我們一般主張化痰的藥。如果咳嗽幾天痰的顏色由白變成了黃色,并且痰量增加,出現了濃性痰。這時候有可能由于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導致了呼吸道防御能力的下降,出現了合并細菌感染的情況,這時候我們也可以用一些抗生素治療,一般3到5天就可以了。
BQ.1和XBB等優勢毒株是否會引發新一輪流行?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介紹,BQ.1和XBB是奧密克戎新的變異分支。國際上,一些歐美國家已經逐漸顯示出它們是優勢毒株,主要表現為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奧密克戎其他系列變異株沒有明顯區別,重癥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這些國家沒有顯著增加。
我國近三個月以來已經監測到BF.7、BQ.1、XBB傳入我國。BQ.1和XBB在我國尚未形成優勢傳播(目前還是以BA.5.2、BF.7為主),但其傳播優勢會逐漸增加。預防BQ.1和XBB其實和預防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是一樣的。目前暫時還沒有發現BQ.1和XBB在國內外引起重癥和死亡增加的報道。許文波說,預防還是要做好,我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怎樣算是“復陽”?如果“復陽”了還會傳染嗎?
王貴強介紹,“復陽”應該叫再檢出,有很多原因。第一個就是檢測,在采集樣本的時候可能采集得不規范,導致假陰性。再有一點,就是病人在恢復期的時候,可能殘留一些核酸的片段。是否“復陽”,應該用核酸檢測作為標準。
關于“復陽”以后的危害性和傳染性的問題,既往做了很多研究,從危害性來看,“復陽”的人群基本沒有癥狀,只是核酸陽性,當然也有個別的會出現咳嗽、不適,殘留的癥狀??傮w來看,“復陽”是新冠病毒感染相對常見的一種情況,傳染性是極低的,不必恐慌。
可以用捂汗的方式給小嬰兒進行退熱嗎?
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介紹,由于2個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熱藥,建議包括新生兒在內的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如果一旦出現發燒,一定要及時送醫。
我們不建議以捂汗的方式給小嬰兒進行退熱。原因在于小嬰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是不健全,皮膚散熱是非常重要的退熱途徑。我們應該盡量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涼爽通風的環境,適當減少衣物,以提高孩子的舒適度為主。
孩子在病程中發生熱性驚厥怎么辦?
王荃介紹,一旦孩子發生熱性驚厥,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把孩子平放在平坦的床上、桌面上,或者地板上,周圍不要有尖銳的東西。
第二,可以解開孩子的衣領,讓其呼吸道保持通暢。
第三,可以讓孩子頭偏向一側,如果可以的話,讓孩子保持右側臥位,這樣以防孩子發生嘔吐的時候誤吸導致窒息的發生。
在整個過程中,有幾個事情不要做:
首先,孩子在驚厥發作的時候,不要往嘴里塞任何東西。
第二,在驚厥發作的時候,不要給孩子喂食任何東西,包括藥物和水。
第三,在驚厥發作的時候,不要試圖去束縛孩子的肢體。
第四,沒有證據表明掐人中可以縮短孩子驚厥發作的時間。不建議家長給孩子掐人中。
一般情況下,孩子熱性驚厥持續的時間是3到5分鐘。當孩子驚厥停止以后,我們就可以將其送到醫院去。如果孩子既往有過驚厥持續狀態,或者本次發作已經超過5分鐘,建議盡快把孩子送醫。
@南海市民
“健康南海通”來了
醫護人員24小時在線
無償為大家提供網上咨詢服務
該服務為南海區衛生健康局組織轄區內各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提供的無償24小時線上咨詢服務,服務內容包括健康咨詢、就醫咨詢、就醫及用藥指導、健康宣教等。因醫護人員工作繁忙,如未能及時回復,請多見諒。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